日韩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-日韩久久精品视频-日韩久草视频-日韩久草-国产成人短视频-国产成人调教视频在线观看

當(dāng)前位置:首頁 > 團(tuán)建活動 > 汕頭美食團(tuán)建聚餐(汕頭美食團(tuán)購)

汕頭美食團(tuán)建聚餐(汕頭美食團(tuán)購)

admin3年前 (2023-01-18)團(tuán)建活動

今天給各位分享汕頭美食團(tuán)建聚餐的知識,其中也會對汕頭美食團(tuán)購進(jìn)行解釋,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(xiàn)在面臨的問題,別忘了關(guān)注一點(diǎn)團(tuán)建(www.379exw.cn),現(xiàn)在開始吧!

本文目錄一覽:

汕頭有哪些值得推薦的美食?

1、炒糕粿。在潮汕地區(qū)的傳統(tǒng)民間小吃炒糕粿,它是用優(yōu)質(zhì)白米漿蒸熟后切成小塊,加入醬油,蠔油等調(diào)勻后,放入鍋中煎至雙面金黃,再打入雞蛋,加入豬肉,青菜,生蠔,蝦等配料一起炒至而成的一道特色美食。

2、蠔烙。主要的食材就是生蠔和地瓜粉,再加上鮮蝦,雞蛋等配料煎制而成的。吃蠔烙的時候,都會再撒上一些胡椒粉,沾上魚露,吃起來既有蠔烙的鮮香酥脆,又有魚露的鮮甜,口感層次更為豐富了。

3、無米粿。都說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”,但是汕頭的姑娘,卻使“無米”也不是個問題。把番薯磨成粉做成粿皮,包入韭菜,就成了特色美食無米粿。因為餡料為韭菜,因此無米粿也叫韭菜粿。但現(xiàn)在無米粿的餡料也不只是韭菜,還有馬鈴薯、芋頭、竹筍等,可以滿足不同人的口味要求。無米粿煎至外皮微焦黃就可以食用了,飄香的無米粿沾上汕頭的辣椒醬,香脆可口的同時又帶了點(diǎn)微辣的口感,吃起來著實讓人回味無窮。

4、水粿。“水粿”不是“水果”,它的造型呈現(xiàn)小碗形,其實它就是把米漿倒入特制的小茶杯中,放到爐上用大火蒸熟,冷卻后取出的形狀就呈現(xiàn)小碗型了。

推薦汕頭的特色美食,你吃過幾種汕頭的特色美食呢?

潮汕鹵味

潮汕鹵味是潮汕地區(qū)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地方傳統(tǒng)名肴,屬于粵菜之潮州菜,潮汕人喜歡鹵味,如北京人之喜歡烤鴨,廣府人之喜歡燒鵝,客家人之喜歡鹽焗雞,是今潮州市、汕頭市等潮汕地區(qū)代表名菜之一。

其制法,是以紅糖、水、鹽、豆醬(或醬油)、蔥頭、南姜、桂皮、八角、茴香等十幾種天然香料進(jìn)行“打鹵”。將鵝、鴨或豬腳、豬頭皮之類浸入鹵鍋,科學(xué)用火鹵制。潮汕鹵味包含的種類很多,有鹵鴨、鹵鵝、鹵豬腳、鹵豬頭皮、鹵豬腸、鹵蛋等。2009年潮州鹵味入選首屆粵菜峰會“粵菜十大名菜”之一。

春餅

原是立春日的食品,唐宋時稱為春盤。清代以后制作上有了改進(jìn),其餡料由芹、韭、筍組成,表示勤勞、長久、蓬勃之意,以后成為四時皆備的小食,稱為春餅。制作用料逐步改進(jìn)。

現(xiàn)代潮汕春餅的用料和制法:將面料制成的薄餅皮披開,放入用魚露、味精、胡椒粉、麻油、豬油攪拌均勻的綠豆瓣,豬肉,鮮蝦肉,香茹,蝦米和蒜茸,包成卷狀,用稀面糊粘緊接合處,放入約180℃的油鍋炸至呈金黃色。其特點(diǎn)是:外皮酥脆,餡料濃香。

粿汁

粿汁中的是粿角(粿片),由米漿制成,一碗熱騰騰的粿片,淋上香噴噴的鹵汁,再加上鹵豬腸、鹵肉、鹵蛋、豆干或菜尾等,材料豐富,美味可口,一碗基本十元左右,還可以另外加其他的菜料,潮汕人心靈手巧,基本上以前都是家家戶戶都會備上幾個制作粿品的模具,逢年過節(jié)的時候做上幾種粿拿來祭祀或者送人,可以說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。它的品種繁多,美味爽口,粿在潮汕地區(qū)發(fā)展為一種色、香、味俱全的小食,也成為潮汕食文化的一個縮影。

鹵鵝

他們叫這種鵝為“獅頭鵝”。可能也是形容這個鵝的大。一整只鵝當(dāng)中,最貴的是鵝頭,鵝掌和鵝肝。其他的鵝肉反而很便宜,汕頭鹵鵝不僅僅是汕頭傳統(tǒng)名菜,作為汕頭街邊小食,也是汕頭著名的小吃之一。汕頭鹵鵝因選用汕頭澄海出名特產(chǎn)良種鵝——澄海獅頭鵝為食材。

以醬油、冰糖、桂皮、砂仁、豆蔻、八角、南姜、加飯酒、蒜頭、香菇等鹵制而成,因此鵝體形大、肉質(zhì)鮮嫩,用澄海獅頭鵝制作的潮汕鹵鵝,具有入味足、色澤重、味清香偏咸的特點(diǎn),香滑入味,肥而不膩,潮汕鹵鵝也是潮汕地區(qū)一道宴席名菜,俗語說“斫鵝肉請人客,潮汕無鵝不成宴”,潮汕人家家戶戶逢年過節(jié)都會鹵上鵝宴請賓客。2018年由中國烹飪協(xié)會主辦的“中國菜34個地域菜系名菜”評比中入選“廣東十大名菜”榜單。

腸粉

皮非常薄,晶瑩剔透。腸粉在汕頭特別多,住在不同地方的人都會了解自己附近哪家小店好吃。個人吃過覺得不錯的有:小吳腸粉、三身人腸粉、兄弟老牌腸粉、黃大仙腸粉,當(dāng)然好吃的不只一家,呆在汕頭時間長就可以慢慢挖掘。

廣東人有個習(xí)慣就是喝湯,因為我媽特別愛煲湯,自然我也養(yǎng)成了這個習(xí)慣。廣式的湯跟潮式也有小區(qū)別。在汕頭,豬肚湯是最常見的,也愛喝橄欖豬肺湯,橄欖也算是潮汕的特產(chǎn)了,分為比較綠的會酸一些,也有香橄欖價格比較高。現(xiàn)在,每一餐都離不開湯了,好在生活在廣東不難找到好喝的湯,在超市或者市場也可以很容易買到湯料。

去廣東汕頭,有哪些必吃的老店美食

在這里推薦幾家:

1、飄香小食店

到了汕頭不妨到老城區(qū)小逛一下,可以拍照也可以到老字號飄香小食店,很大部分的汕頭小吃都可以在這里吃到,份量也大。推薦:蠔烙。

2、金新腸粉

無數(shù)汕頭人從小吃到大的腸粉店,早餐或者宵夜吃條腸粉,已成為日常。

3、廣場老牌豆花甜湯

廣場老牌豆花甜湯已然是汕頭的小地標(biāo),這家做豆花的手藝是真好,口感扎實,豆味濃郁,下午三四點(diǎn)就賣完了,要去得趁早。

4、南海冰室

汕頭人愛吃冰,這個冰說的就是綠豆冰,綠豆冰是一種懷舊口味,可以搭配白冰、薄荷冰、橙汁冰或者其他口味的雪糕。

5、雷記餅食

雷記最出名的是油粿,像大餃子一樣,里面包著板栗、豬肉、香菇等,每天只在早上10-12點(diǎn)、下午3-6點(diǎn)這兩個時間段現(xiàn)做現(xiàn)賣。

6、潮汕牛肉火鍋

這個不用過多解釋,汕頭遍地都是牛肉火鍋店,準(zhǔn)備好幾個胃,吃起來!

請大家介紹幾個有汕頭美食的地方...

地點(diǎn):韓國開口樂動漫冰淇淋Q店

地址:位于金陵路金俊園1幢樓下汕頭美食團(tuán)建聚餐,就在步行街遠(yuǎn)離金砂公園那一頭的街口斜對面

由于是周一下午汕頭美食團(tuán)建聚餐,所以店里沒有顧客,只有一男一女兩個店員(估計是合伙開店的一pair)。坐下之后,女店員很熱情地推薦汕頭美食團(tuán)建聚餐了幾款雪糕。我看汕頭美食團(tuán)建聚餐了一下菜單,里面的種類很多,有雪糕、奶昔、刨冰、沙冰、果汁、奶茶……一本32開的菜單一共有8頁,估計有50種以上的食物吧。

我點(diǎn)了一個啤酒奶昔,女友點(diǎn)了榴蓮雪糕+綠茶雪糕,另外還點(diǎn)了一份雞塊和一份薯條。啤酒奶昔做得很好,啤酒的苦澀味被調(diào)得很淡,但是啤酒花的香味還是很明顯的,基本上不能算酒精飲料了。榴蓮雪糕味道很濃,比保險大廈那邊的還要濃,很適合喜歡榴蓮的朋友,但是不喜歡的朋友請慎重(我和女友打了一整天榴蓮味的飽嗝^_^)綠茶雪糕也做得很好,不會太甜,保留了綠茶的清香。這里的雪糕球有個特點(diǎn),就是雪糕球上面鋪了三層細(xì)細(xì)的忌廉絲,跟雪糕配起來很合味道與口感。雞塊做得不錯,有香味(比雪之花的好)。薯條就不用說啦,基本上都是那樣。

四份東西加起來一共20.5元,女店員說消費(fèi)滿20送一個雪糕球,于是我又要了一個香草的。由于女友很喜歡番茄醬,所以番茄醬顯得不夠,這時店員剛好送雪糕球過來,便問要不要加點(diǎn)醬,這個細(xì)節(jié)讓我女友大為感動。

小插曲:最初點(diǎn)菜的時候,女友看中里面一款叫香炸冰淇淋的。但是店員說,香炸冰淇淋要將雪糕球深度冷凍之后才能做,他們昨晚就賣完了,現(xiàn)在那些原料還不能做。這個香炸冰淇淋是他們店的一個招牌菜,下次一定要試一試。

價格:啤酒奶昔7元,雪糕球每個2.5元,雞塊4元(4塊),薯條4元(相當(dāng)于M記中薯條的分量)。其他的東西我大概看了一下價格,除了幾種特制的要10元以上,其余的基本上都在6~8元之間,雪糕比其他的要便宜。

服務(wù):在這里真的體會到什么叫微笑服務(wù),下午的兩個店員都非常的好。

推薦度:★★★★★(實在沒挑到毛病,所以給了滿分)

地點(diǎn):牛牛面館

地址:地址標(biāo)識:長平大廈對面,就在長平路和東廈路的交叉路口那里,1路24路28路公車的“長平路中”站站牌往十字路口向前一點(diǎn)的右手邊,不用過東廈路。跟甜蜜工房只相差兩個鋪?zhàn)印?/p>

之所以去牛牛面館,是因為版友的介紹,去過一次之后一發(fā)不可收拾,終于在“三顧茅廬”之后,把里面的東西都吃了個遍,于是做此文以記之。

1.濃香牛肉湯面,有點(diǎn)辣,而且比較咸,適合口味重的朋友。

2.番茄牛肉湯面,湯非常好喝,酸甜可口,很開胃。

3.清燉牛肉湯面,咸淡適中,有濃郁的牛油香味。

4.番茄牛肉拌面,香中帶有酸甜,令人食欲大增,非常可口,適合不愛吃辣的朋友。

5.黑椒牛肉拌面,黑椒的香辛味非常濃郁,很適合喜歡吃辣的朋友。如果覺得不夠辣還可以加店主自制的辣醬,絕對夠勁。

雖然菜式的選擇少了一點(diǎn),但是考慮到店主是家族式小本經(jīng)營,也就可以理解了。湯面的湯底是用牛骨熬的湯,配上白蘿卜、紫菜、蔥花。拌面用的拌醬是芋蓉,而不是我們習(xí)慣的芝麻醬沙茶醬,可能有些朋友會覺得不習(xí)慣,但是我覺得用芋蓉也不錯,不會太膩。

價格:湯面大碗8元(適合男的)小碗6元(適合女的)。拌面統(tǒng)一8元,配牛肉清湯。

推薦指數(shù):★★★★☆(店面小了點(diǎn),高峰期沒位子坐

地點(diǎn):尚品茶餐廳

地址:泰安華庭正門隔壁,金園實驗中學(xué)正門斜對面

好幾次路過尚品了,但是都是門庭若市,根本沒地方停車,所以都沒有進(jìn)去。今天中午,有同事不回家吃飯,于是招呼一起去了尚品試試。

在我印象中,茶餐廳應(yīng)該是從香港流入廣東的。在廣州,我去過幾家茶餐廳,最有印象的就是周記茶餐廳和翠華茶餐廳,特別鐘愛焗飯和奶茶。

去到尚品,挑了個靠窗的位置。看了看四周,環(huán)境還算不錯,但是服務(wù)員素質(zhì)參差不齊,有些服務(wù)員長了一張臭臉(前廳經(jīng)理沒有挑好人啊)看了一下菜單,稍稍有些失望,因為上面根本找不到以前在廣州的茶餐廳里面經(jīng)常見到的東西。簡而言之,尚品所謂的茶餐廳,只是兼營飯市和茶點(diǎn)的餐廳。找不到鐘愛的海鮮焗飯,找不到鐘愛的“鴛鴦”和“波蘿油”,唉~~~既然這樣,那就找點(diǎn)別的吃吧。

我們?nèi)齻€人分別點(diǎn)了一個咖喱海鮮飯,一個咖喱牛肉飯,一個肉排砂鍋餃,一個橄欖豬肺湯(燉盅),一個哈密瓜印度薄餅還有三個點(diǎn)心:海鮮餃、玉米餃、玉子豆腐。總的來說,玉子豆腐、印度薄餅和欖肺湯都很不錯,尤其是薄餅,外酥里嫩,絲毫不遜于我在廣州吃過的印度廚師做的正宗薄餅。砂鍋餃的數(shù)量好少,還不如外面馃條攤檔的五塊錢一碗的水餃多。兩個飯都很失敗,因為飯粒有些半生不熟,就像我們自己家里做飯的時候放的水不夠一樣。海鮮餃和玉米餃都比較一般,不如龍眼南的楊記的廣式點(diǎn)心好吃。另外還有一個發(fā)現(xiàn):在尚品,要找一副完好無損的碗筷是一件很難的事情。我們當(dāng)時去的時候人還很少,但是服務(wù)員找來找去只找到一個沒有破損的碗,讓我們大跌眼鏡。

價格:兩個飯都是12元,砂鍋餃7元,橄欖豬肺湯4元,印度薄餅12元,三個點(diǎn)心13元,一共60元。

推薦指數(shù):★★★☆(食物性價比低,服務(wù)員顯得很新手)

地點(diǎn):紅磨坊(金府店)【聽說還有個榮華店,沒去過】

地址:金平區(qū)政府旁邊的一條大街,從金砂路拐進(jìn)去大概50米。

今晚和女友一起去外面吃飯。一開始不知道去哪里好,沿著金砂路開過去,突然想起N久之前朋友介紹過紅磨坊,就憑印象找了過去。

紅磨坊的店面還可以,沒有上去二樓,估計上面是多人聚餐用的。樓下的位置基本上是四人位。由于中午沒怎么吃,所以點(diǎn)的東西比較多:日式炒飯、炒咸面線、蠔烙、榴蓮酥、生地烏豆燉排骨(燉盅)和豬紅時蔬湯。日式炒飯的分量和上次去尚品吃的海鮮炒飯分量差不多,但是質(zhì)量明顯高于尚品的;炒咸面線很不錯,用了豆芽、卷心菜、火腿肉和蔥段做配料一起炒,不過稍微油膩了一點(diǎn);榴蓮酥雖然貴了點(diǎn),但是很好吃,而且我們剛好趕上點(diǎn)心師傅剛烤好點(diǎn)心出爐的時候,吃起來外酥里嫩、香甜可口;燉盅是女友點(diǎn)的,我只喝了一口(因為我不大喜歡生地和熟地的味道)女友對這個燉盅贊不絕口,喜歡藥膳湯的朋友可以試試;蠔烙比較有特色,我們一般吃的蠔烙都是弄得好像煎蛋餅一樣的一整塊一整塊,可是這里的蠔烙卻好像是荷包蛋一樣的,上下兩層烙中間夾了一層厚厚的蠔(個頭都不小)我研究了好久都不知道廚師是怎么做的(難道真的是象煎荷包蛋一樣??)。豬紅時蔬湯也不錯,普通家常菜,基本上不可能做失敗的,湯里用了一點(diǎn)點(diǎn)胡椒來調(diào)味,感覺不錯。

環(huán)境:店面與排擋相結(jié)合,但是更接近于中式快餐廳的店面,服務(wù)員的素質(zhì)不錯,面帶笑容,很有耐心。

價格:日式炒飯6元、炒咸面線6元、蠔烙10元、榴蓮酥5元(2個)、生地烏豆燉排骨(燉盅)5元、豬紅時蔬湯4元。菜單上的菜式基本上是廣式點(diǎn)心、飯粥湯類、馃條面餃、冷飲熱飲,基本價格都在10元以內(nèi)。

推薦指數(shù):★★★★☆(又好吃又實惠,服務(wù)也很好)

開元蓮華食府

地址:海濱路北國飯店隔壁

上次和老公還有兩個朋友去,點(diǎn)叻菠蘿雞,酸甜素瞟,炒海螺,炒面,綠豆卷,還有一盅卟知什麼湯.

那裏的茶水,卟是外面酒樓的茶,而是田七花茶.味道淡淡的,但是應(yīng)該對身體滿有好處的.菠蘿雞,一大盤切的碎碎菠蘿粒,紅蘿卜絲,白蘿卜絲,番茄片,炒得脆脆的雞肉粒(當(dāng)然,這是假的雞肉),還有兩碗醬料和一盤我們包糖蔥薄餅?zāi)欠N皮.自己動手DIY,自己包給自己吃.吃起來感覺卟錯,很香.酸甜素瞟,由於本人喜歡吃酸甜,所以每次去必點(diǎn)此菜.那些瞟,上次去一個阿姨說是豆腐筋.吃起來香脆,那些酸甜的醬也很爽口,對於和我一樣喜歡吃酸甜的人來說,是卟錯的選擇.炒海螺,其實卟是叫炒海螺,是我把名字忘叻.不知道怎麼形容,我也卟知道那是什麼東西,,只是覺得很好吃.也是我每次去必點(diǎn)的菜式.炒面,一般炒面的味道.綠豆卷,很香的小吃,趁熱吃最好.那一盅湯裏面有茶樹菇,冬瓜,還有等等的料.(我只懂這兩種)是很好喝的湯,推薦.!

價格:一般都是10-25元.湯15-30元.我們點(diǎn)的酸甜素瞟12.菠蘿雞20.炒海螺好像也是12.炒面10.綠豆卷一個1塊.湯應(yīng)該是20,應(yīng)該有點(diǎn)出入的,可是大概都是這個價位.我們四個人一共吃83.很飽很飽的說...每人消費(fèi)滿15塊還送一盤菜脯粿條.

服務(wù)態(tài)度很好,就是上菜比較慢,大概是比較熱鬧的原因罷

地點(diǎn):楊記

地址:龍眼南路龍南市場斜對面再過一點(diǎn)

楊記吃過好多次了,不過一直忘了寫食后感,今天補(bǔ)上。

去到楊記的時候是晚上11點(diǎn)多,正是最熱鬧的時候。不大的店面里面坐滿了人,要不是剛好有人結(jié)賬,我們還沒有位置可坐。

因為晚餐吃得少,所以我們兩個人點(diǎn)的東西多了一點(diǎn),有魚皮腸粉、芝麻糊、蝦餃皇、鮮蝦燒賣、豉汁鳳爪和香滑雞塊。魚皮腸粉是這里的特色之一,其他地方比較少見到,做得不錯。芝麻糊據(jù)老板娘說是手磨的,吃起來也覺得是一流的哦。四個點(diǎn)心都做得不錯,尤其是蝦餃和鳳爪,不亞于在廣州的大酒樓吃的茶點(diǎn)。

價格:腸粉除了叉燒的5元之外其余的都3元,芝麻糊杏仁茶這些甜品都是3元,兩種燉盅都是3元,點(diǎn)心類基本上都是3元,只有少數(shù)幾個是4元。

特別推薦:芝麻糊,杏仁茶,蝦餃皇,豉汁鳳爪,香芋排骨

推薦指數(shù):★★★★(店面不大,屬于大排檔式的,衛(wèi)生狀況一般,但是東西是一流的)

地點(diǎn):好煮意中餐廳

地址:長平路中(與金新路的十字路口再過去一點(diǎn))的圓門的隔壁的隔壁,對面就是那家新開的臺灣冰匠。

今天原本想去天虹后面吃砂鍋飯和炒薯粉條(版友介紹的),結(jié)果兜了一圈都沒有找到,有點(diǎn)郁悶。一邊兜風(fēng)一邊在想吃什么的時候,突然看見前面有一家叫做好煮意的餐廳,好大一塊招牌寫著老北京炸醬面,心里有點(diǎn)饞,就進(jìn)去了。

剛剛坐下,服務(wù)員馬上就過來招呼了,非常熱情。我看了一下菜單,一行字吸引了我:數(shù)碼QQ煲仔飯。仔細(xì)問清楚后才知道,原來是用錫紙做“煲仔”,在微波爐(或烤爐,沒聽清)里面烤,據(jù)說能保持營養(yǎng)和原汁原味(但是這樣做不就是焗飯么?還數(shù)碼QQ煲仔飯,加了微波爐就數(shù)碼了?)不管那么多了,我和女友一共點(diǎn)了兩個主食和四個小菜:醬香排骨飯、老北京炸醬面、五香鹵牛舌、涼拌海帶、涼拌黃瓜和蠔油青菜,外加一瓶可樂和一瓶芬達(dá)。

由于主食的準(zhǔn)備時間長,所以小菜和飲料先上來了。兩個涼拌菜都是很簡單的菜,配料調(diào)得很好,香脆可口。蠔油青菜炒得剛好,很嫩。五香鹵牛舌很贊啊,非常入味,鹵汁夠咸,蒜蓉也下得很足,適合重口味的朋友。因為實在好吃,結(jié)果主食還沒上來,小菜已經(jīng)差不多被我們清光了。

主食終于登場了。先上來的是醬香排骨飯:一個錫制的煲仔,里面是配了排骨和青菜的飯,還有一碗冬瓜湯,一碟泡菜,一碟蠔油汁。把蠔油汁倒進(jìn)飯粒拌一下之后,女友盛了一小碗給我。我試了一下,飯粒香Q彈牙,正宗泰國香米,蠔油汁的咸淡也調(diào)得剛好,美中不足的是排骨應(yīng)該再燉得爛一點(diǎn)才好。泡菜很一般,不如咱潮汕人早上喝粥時吃的咸菜。湯還行,用了一點(diǎn)點(diǎn)胡椒調(diào)出鮮味。接著,我的炸醬面出場了。炸醬面做得挺地道的:面是廚房里的師傅手搟的,非常的筋斗;滿滿一碟面上整齊地堆放著胡蘿卜絲、黃瓜絲和黃豆芽菜;小碗里面裝的炸醬是用切成小塊的瘦肉跟醬油、甜面醬一起熬的,正宗做法(不過由于我喜歡辣,所以覺得把甜面醬換成豆瓣辣醬就更好了)把配料跟面條均勻地拌在一起,吃在嘴里,最大的感觸就是這面條太好吃了,真不愧是手搟的啊~~

價格:醬香排骨飯12元、老北京炸醬面8元、五香鹵牛舌8元、涼拌海帶4元、涼拌黃瓜3元、蠔油青菜3元,瓶裝可樂和芬達(dá)各1元。

推薦菜式:冬菇滑雞飯、醬香排骨飯、老北京炸醬面、全家福牛肉湯粉(面)【粉是桂林米粉】

推薦指數(shù):★★★★☆(實惠,分量足,環(huán)境干凈整潔,顧客絡(luò)繹不絕)

地點(diǎn):桂園地都蟹粥

地址:長平路和龍眼路的交界處

晚上和女友出去逛街,逛完出來差不多11點(diǎn)了。由于剛好在龍眼南這邊,突然想起有版友說這里有家地都蟹粥不錯,于是就兜去那里試試。

地方很好找,沿著長平路開,在與龍眼路的十字路口這里,就能很清楚地看到大招牌。剛坐下來,服務(wù)生就端來了兩杯熟地烏豆水和兩碟小菜(花生米很香脆)。由于晚飯吃得不多,所以肚子比較餓,于是我就按照一份25元的規(guī)格叫老板弄了兩只蟹去熬粥。

雖然我堂兄在牛田洋那邊有個很大的蟹池,但是我很少回鄉(xiāng)下那邊,所以對蟹可以說是一無所知。本著貪點(diǎn)小便宜的想法(嘿嘿),我煞有介事地跟在老板旁邊看他挑蟹。老板挑了兩只個頭挺大的蟹,然后就擺弄了起來。隨著蟹殼的打開,滿滿的蟹黃呈現(xiàn)在眼前,我不自覺地吞了一下口水:哇,爽~~老板在旁邊呵呵地笑,好像看穿了我心里的小算盤。我趕快溜回座位,一邊跟女友描述那兩只蟹,一邊想象等一下的美味。

過了一會兒,砂鍋端上來了,老板特別提醒我們要注意不要被砂鍋燙著。聞著砂鍋里冒出來的香味,我迫不及待地給我和女友分別盛了一碗。她比較喜歡吃蟹,所以我就先把蟹成給她,我自己先盛了半碗很稀很稀的粥。粥是土黃色的,很黏稠,這是因為蟹黃溶解在粥里的緣故。小小地嘗了一口,鮮——甘——甜,仿佛整只蟹都化在這碗粥里一樣。再加上干貝和瘦肉的調(diào)味,還有茼萵,簡直就是極品美味啊。舀了一個蟹殼和蟹鉗在碗里,蟹殼里厚厚一層蟹肉和蛋白質(zhì),蟹鉗非常飽滿,蟹肉香甜有彈性,地都蟹果然名不虛傳~~

風(fēng)卷殘云地消滅完這一鍋蟹粥,心里只有兩種感覺:美味,好飽~~除去蟹不算,女友喝了兩碗粥,我喝了四碗,飽得我都不想動了。秋天正是蟹肥的季節(jié),過幾天一定要去堂兄的蟹池好好地掃蕩一下。晚風(fēng)徐徐,皓月當(dāng)空,蟹肥酒香,偶和堂兄就在蟹池邊喝酒吃蟹,那一定很美妙,我都等不及了~~~

價格:每份蟹粥有20/25/30三種規(guī)格,建議25元的,吃得不多的就20元。一對戀人如果吃得不多的話,也可以就要一份30元的分著吃,不過蟹就只有一只了。

推薦指數(shù):★★★★(雖然價格不斐,但是物有所值)

地點(diǎn):北吉餃子

地址:金砂路金海灣大酒店旁邊的中國銀行旁邊那條街進(jìn)去,左手邊就能看到。

今天偶生日,所以和女友一起出來吃晚餐。想起同事說過有這么一家店做東北菜的,就過去試試了。

去的時候是五點(diǎn)半,我們是第一批客人(汗~~畢竟不是靠馬路邊的店)老板娘很熱情,而且一口純正的北方口音聽起來很舒服。由于是生日,所以點(diǎn)菜的時候我有點(diǎn)奢侈了:主食點(diǎn)了一盤白菜肉餃,一個蔥油餅和一個韭菜盒子;菜我點(diǎn)了吊鍋驢肉山珍,吊鍋皮蛋玉子豆腐,三絲炒蕨菜,醬骨架。

主食我就不評點(diǎn)了,但凡東北菜館一定得會做這些,要不然就等著關(guān)門吧。這里比較有意思的是兩個吊鍋的菜,是用一個小架子把小鐵鍋吊起來,然后下面用裝著固體酒精的小爐子慢慢燒(作用是加熱保溫)。那個驢肉做得很好,肉熬得足夠爛,加上草菇、側(cè)菇和茶樹菇,配合茴香八角,用紅燒的方法做,香味非常濃郁。皮蛋玉子豆腐也不錯,做法比較簡單,只是配料里面加了辣椒,吃起來很香。蕨菜是我很喜歡的一種野菜,因為喜歡蕨菜的那股“野”味。三絲炒蕨菜是用胡蘿卜絲、肉絲和蔥段炒蕨菜,今天的蕨菜很嫩,很好吃。醬骨架也是一個經(jīng)典菜式了,一大塊紅燒的骨架拿在手里啃,別有一番滋味。

由于只有兩個人吃,所以只點(diǎn)了這些,吃得好飽,東西都有剩下。我感覺這家店的菜做得比較地道,下次如果再來,還要試試這里的酸菜豬肉燉粉條、牙簽羊肉、菊花魚和拔絲地瓜等等招牌的東北菜。一頓飯從五點(diǎn)半吃到六點(diǎn)半,這時餐廳里已經(jīng)滿座了,看來這家店做的是熟客生意,菜好不怕巷子深。

價格:白菜肉餃8元,蔥油餅2元,韭菜盒子3元,吊鍋驢肉山珍28元,吊鍋皮蛋玉子豆腐12元,三絲炒蕨菜15元,醬骨架12元(兩大塊)

推薦指數(shù):★★★★(今天嘗的菜式少,不好給滿分)

地點(diǎn):楊老太面館

地址:中山路春梅里云南米線斜對面的那條大街進(jìn)去,過了魚腸豬腦粉面檔后大概100米處右手邊。

中秋節(jié)吃得最多的,就是月餅啦,吃得整個人都膩了。終于在7號,我開始胃口不開了,晚飯只吃了一點(diǎn)點(diǎn)。上到e京的小吃版,看到有版友說有家川味的面館,于是我就溜了出去吃夜宵。

兜兜轉(zhuǎn)轉(zhuǎn),終于找到了那家面館,要了兩碗面。一碗是不辣的滑雞面,一碗是牛腩辣面。面的分量還行,不過如果不加肉的話,看起來跟齋面差不多。滑雞面的湯底加了土豆和黑木耳,味道搭配得不錯。牛腩辣面的湯底加了花椒和豆瓣辣醬,辣度一般,估計是照顧到本地人的口味,所以沒有加足辣料。下次去吃,一定要交代老板弄碗正宗的川辣才行。

這家店一共有8個菜式,4辣4不辣,均價3元,可以加肉。我本來打算嘗嘗鱔魚辣面的,但是老板說賣完了。等過幾天我再去嘗嘗別的,哪位家在附近的朋友如果有興趣,我們也可以一起去哦。

推薦指數(shù):★★★☆(菜式?jīng)]有嘗遍,老板和老板娘也沒有版友說的那么熱情,先給三個半星)

地點(diǎn):銀記布拉腸粉

地址:利安北路(利安花園正門對面)

好久沒出去獵食了,今天心情不錯,就帶了女友出來吃晚飯。還在路上的時候,我們就在討論到底吃什么。我給了兩個備選答案:果留仙和銀記。女友偏愛吃點(diǎn)心,于是我們就去了銀記試試。

說到吃點(diǎn)心,汕頭現(xiàn)在有很多食店都有做廣式點(diǎn)心,其中我比較偏愛楊記,因為東西好吃而且便宜。所以,到銀記吃東西,我不知不覺就把它跟楊記做了對比。

剛進(jìn)門,老板娘就熱情地招呼,其中一個細(xì)節(jié)給我留下深刻印象:服務(wù)員端來兩杯茶,老板娘接過手發(fā)現(xiàn)不夠熱,又叫服務(wù)員重新沏了兩杯熱的來。我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,感覺非常舒服。

菜單里面選擇的余地很大,有點(diǎn)心、腸粉、飯類、粥類和湯類。我還在猶豫要點(diǎn)什么做正餐的時候,服務(wù)員推來了點(diǎn)心車,于是我就先拿了幾樣點(diǎn)心:海鮮餃、鮮蝦燒賣、紅燒鳳爪、金錢肚和黑椒豬大腸。海鮮餃和鮮蝦燒賣都很不錯,跟楊記不相上下,價格也相同。紅燒鳳爪稍微差了點(diǎn),蒸得還不夠爛,而且沒有加豆豉。這個可能是廚師的習(xí)慣,因為我看到芋香排骨也沒有加豆豉來調(diào)味。金錢肚很好吃,用咖喱粉和牛肚一起蒸,很入味,又不辣。黑椒豬大腸也很不錯,很香的黑椒味,而且蒸得剛好,有嚼頭但又不會覺得很韌。

吃完點(diǎn)心,開始正餐。其實肚子也半飽了,所以女友點(diǎn)了個游水鮮蝦腸粉,我點(diǎn)了個特色炒薯粉條。老板娘說腸粉是按照廣式做法,用布拉的方法做的,不過我沒有去廚房看,所以不知道是不是這樣。記得以前在廣州的銀記腸粉吃的時候,他們的廚房是開放式的,完全能看到廚師怎么用布來拉腸粉(因此廣州的腸粉都叫做拉腸)。東西上來了,看起來一般,因為粉皮不夠薄,而且沒有加菜脯粒。嘴饞試了一“箸頭”,醬油不夠咸(大家如果去吃一定要交代老板娘加咸),蝦的個頭還行,也夠新鮮。如果要打分的話,勉強(qiáng)70分吧。炒薯粉條也上來了,吃起來還行。粉條都熟透了,而且配料也可以,有胡蘿卜絲、卷心菜絲,瘦肉絲,算是三絲炒薯粉條吧。哪天有機(jī)會的話,去天虹那邊試試那里的薯粉條,做個對比,呵呵。除了這兩個,我們還點(diǎn)了三個點(diǎn)心:牛柏葉、蒸粉馃和海鮮燒賣。那個海鮮燒賣有點(diǎn)特別,是用紫菜做皮的,里面的陷有瘦肉蟹柳和蝦。

吃了這么多東西(八個點(diǎn)心,一個腸粉,一個粉條),一共花了38元。其中粉條最貴,6元;腸粉是4元;其余的那些點(diǎn)心都是3元和4元的(最貴的點(diǎn)心也就4元而已)。最后忘了說了,吃點(diǎn)心有一壺茶送,不收茶水費(fèi)的。

推薦指數(shù):★★★☆(食物跟楊記差不多,種類稍多一些,老板娘超熱情

汕頭美食團(tuán)建聚餐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,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(nèi)容,更多關(guān)于汕頭美食團(tuán)購、汕頭美食團(tuán)建聚餐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一點(diǎn)團(tuán)建(www.379exw.cn)進(jìn)行查找喔。

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(jī)訪問。
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由一點(diǎn)團(tuán)建發(fā)布,如需轉(zhuǎn)載請注明出處。

本頁地址:http://www.379exw.cn/post/168715.html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武胜县| 六枝特区| 江口县| 呈贡县| 公主岭市| 麻栗坡县| 永德县| 剑川县| 班戈县| 临清市| 淳化县| 温州市| 沧源| 偃师市| 修文县| 泰州市| 昌黎县| 临夏县| 平定县| 衢州市| 平顺县| 宁南县| 宜川县| 汪清县| 莱芜市| 许昌县| 阿巴嘎旗| 台前县| 焦作市| 呼和浩特市| 肥乡县| 舟曲县| 乌鲁木齐县| 潼南县| 宜阳县| 嘉定区| 河北区| 汉阴县| 西乌珠穆沁旗| 泗水县| 石河子市|